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通知,对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4月25日《人民日报》)
提到教师,“寒暑假带薪”“工作稳定”等关键词总会在公众的脑海中浮现。不过,真实的教师生活,可能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美好。在社交平台,“中小学教师课外负累重”话题曾引发热议,不少老师大倒苦水——社会活动进校园,教师们成了“扫黄打非”、禁烧秸秆的宣传员;家庭情况摸底、APP推广,需要教师做好“上门服务”;拍照留痕、填表造册更让不少教师化身“表哥表姐”……诸如此类的非教学任务,把教师们修炼成了集策划、制表、宣传等多项技能于一身的“多边形战士”,教学反倒成了“副业”。
教师被非教学任务“套牢”,本末倒置!而这样的例子还不在少数。在以往的媒体报道中,就有老师表示,曾在一年内收到各类文件近4000份,但35%左右与教学无关。更有老师坦言,只能在这些任务的间隙中“抽空备课”。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试想,一个只能抽空备课的教师,能有多少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教学?而一个得不到休息的教师,又有多少耐心去聆听学生的心声?与此同时,过重的非教学负担,难免会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甚至影响心理健康。由此观之,推动教师减负工作,既是维护教学秩序、保障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教师诉求的积极回应。
让教师回归主业、“轻装”上岗,关键要厘清“偏”在哪里、“重”在何处。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为教师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在相关政策指引下,近年来减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少老师“体感”有所放松。如今,立足实际需要,《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专项整治的范围和目标,瞄准“社会事务进校园”这一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围绕准入标准、白名单公开、整合活动资源、形成常态化规范四项主要任务,形成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全链条监管,让教师“松一口气”,促进“大手牵小手”的高质量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在规范外来社会事务之余,还要加强学校专业化管理,破除校园内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把教师从课外杂务的包围中“解放”出来,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增强教师幸福感,全面激发教师工作热情,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刘硕)
下一篇:童书少搞奢侈精装的花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