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和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主办,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协办的第六届两岸信托法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科技园召开。来自党政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两岸四地学者,金融信托行业的从业者、仲裁员、律师等100余人,围绕信托领域的前沿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信托制度研究专家、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术总指导高传捷从慈善信托的基本认识入手,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慈善信托的整体发展情况,强调慈善信托的背后是文化,要完善制度、依法合规。应以宪政原则推动慈善信托的法治建设,信托法应当支持当事人和老百姓自己的选择,避免公权力的不当干预。最后,高传捷指导基于《慈善法》修改的背景,对慈善信托的学术研究做出总结和展望。
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委员蔡概还说,资产交由他人打理的核心要素是资产隔离,信托则是资产隔离的最好的法律工具。他论述了资产隔离对慈善和家庭财富传承等方面的重要性,介绍了信托制度在国内的应用,提出未来需要继续完善信托财产登记、信托税收和信托财产非交易过户等配套制度。
中国文化大学副校长王志诚介绍了新加坡和香港信托法制的沿革、修正及业务特色,并对新加坡和香港信托业的设立和管制模式进行了比较。他认为,未来若要建立两岸信托资产管理市场,应放宽进入信托业的准入门槛或管制限制。
除了理论界,多位实务界人士也结合各自工作,作了交流发言。上海市张江公证处公证员潘维嘉以一起公证案例引出“公证在家族管理财富中的角色”论题,详细介绍了公证在家族财富管理的前沿实践,如家族信托管理与监察、合同签约公证、资金监管公证等,并指出公证在财富管理与风险防控具有独特作用。
新财道财富管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杨祥认为,当前信托行业处在关键节点,中国的家族信托规模增长速度显著,家族信托对于信托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现阶段存在信托公司的家族信托业务并未形成成熟的营利模式、家族信托行业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应当以理论为指引,从实务中汲取经验进行破局。
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律师孙珉认为,现阶段委托人设立慈善信托难以享受税收优惠,而人民从事慈善事业的不同途径均应受到公平对待,故不应用法人资格作为控制手段。从基本权利视角看,应当建立税收优惠的科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