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陕西华山、江西庐山、青海茶卡盐湖等景区宣布6月向全国游客免门票一个月;青岛从6月1日至年底,新增11家国有景区免门票开放;6月19日,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布即日起至8月底,8家收费国有A级景区实施免门票开放……6月盛夏是传统的旅游旺季,然而疫情的反复却让今年的旅游市场冷清了不少。为激发人们的出游意愿,促进旅游市场恢复生机,不少景区开启“免费模式”,敞开大门迎接游客到来。
疫情之下,旅游市场的发展很是牵动人心,各大景区的日子普遍不太好过。随着近期跨省游“熔断”机制从省级调整到县级,更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让旅游市场恢复一定流动性成为了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景区门票免费、优惠等举措竞相出炉。
免门票政策将改变前段时间疫情对旅游消费需求的抑制,对增强游客信心、聚集人气、快速增加客流,都能产生一定的作用。据统计,青岛崂山景区免票首日进山预约人数为4604人次,是免门票措施实施前一天的六倍多;庐山风景区自6月6日起实行免门票政策后,前三天接待游客5.38万人。门票免费的意义,不仅在于减少了游客负担,还在于唤醒了游客内心深处对于旅游的渴望。渴望和向往正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游客的暂时性增加,会不会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旅游业困境?就目前来看,还不能过于乐观。有观点认为,该举措让最早一批宣布减免门票的景区受益最多,而其他景区,特别是中小景区将面对更多竞争压力。一些存在严重门票依赖的景区,实行门票免费后,虽然增加了客流,但收入并没有增加,还需要增强运营维护、垃圾清运、水利电力等方面的成本。有专家因此指出,免门票措施并不适合对门票收入依存度高的景区。
这其实也指向了旅游业发展由来已久的老问题。早在疫情之前,在旅游业发展最红火之际,转型升级就是旅游业最热门的话题。有人认为,主要依靠门票收入的观光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不能指望拿出一个“橡皮擦”将其轻轻抹去,直接步入高级阶段。问题的关键是,这一阶段到底需要多久,而对门票依赖的极限又在哪里?旅游业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市场实际和游客心理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景区不能继续停留在过去的舒适区,采取刻舟求剑这一套勉强维持现状。
新冠疫情对旅游业带来的冲击,既有增量,又有存量,更有变量。所谓增量,主要是由疫情不可测因素造成的;所谓存量,主要是旅游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疫情的到来而激发出来;所谓变量,主要是两者叠加到一块,增加了不可控性。当前,融合时尚、科技、艺术、体育、文化、休闲、运动等因素的旅游方式成为游客的新宠。很多景区进行全流程价值升级,致力于沉浸式产品供给、个性化服务设计、智能化服务改造,瞄准目标群体的二次消费。现在的门票免费,更多起到了“引流”的效果。
景区免费不只是一道“减法”题,背后有着一系列“加法”在支撑。如果自身条件不具备,情急之下“一拥而上”,当然有可能陷入吃力不讨好的困境。这也提醒,景区免费不应是权宜之计,而是应该建立在转型升级基础上的顺势而为。景区千万不能再有躺着挣钱的幻想,而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迭代发展,切实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上一篇:公共场所不是偷拍的免责之地
下一篇:法治创新不可置身“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