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出自《孙子·九地》,本意是指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南朝范晔在《后汉书·朱穆传》中也提到,“共舆而驰,同舟而济,舆倾舟覆,患实共之。”意思是说共坐在一个车上奔驰,同乘一条船渡河,一旦车倒船翻,车上船上的人将要共历患难。古人以此说明一个道理,共舆同舟的人,若是遇见大灾大难,即便是舆倾舟覆,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同心协力、相互帮助,便能共同渡过难关。
《孟子·滕文公上》有言,“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共处一井田的乡里乡亲们,平日出入相随,有困难就相互帮助,互相友爱和睦,共同守卫瞭望,防御外来盗贼,即便是有了疾病,也是互相照顾,这样百姓之间的关系就会亲近和睦。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都非常重视邻里之间的关系,“千金买户,八百买邻”“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好,赛金宝”,只要邻里和谐、团结友爱、守望相助,何愁不能防御盗贼、战胜意外灾害?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凝聚着团结的精神力量。古贤对于团结生力量的记述数不胜数,《淮南子·主术训》记载“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周易》记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吕氏春秋》记载“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三国志》记述“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发展史中,邻里互帮互助、团结力量大的朴实观念早已深深刻入中华儿女的骨髓。面对艰难险阻,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强调的就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方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髓在于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这是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实践与凝聚智慧的结晶。回顾历史,无论中华儿女遇见何种艰难险阻,每次我们都能攻坚克难、化险为夷,这与我们坚守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历史文化传承密不可分。《北史·吐谷浑传》记载了“一箭易断,十箭难折”的故事,吐谷浑国王阿豺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与弟弟们,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勠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的道理。孙武在《孙子兵法》记述了“上下同欲者胜。”全国上下所有子民有着同样的意愿,大家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取得胜利,所阐述的取胜之道浅显明了。荀子在《荀子·议兵》中写道,“民齐者强。”强调的是人心要齐,唯有如此,才能国家强盛,才能打赢战争。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历经百年,中国共产党这艘小小红船早已成为巍巍巨轮。百年历程,我们经历过特大洪灾、非典疫情、汶川特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考验,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共产党这艘巨轮为什么能承载着中国梦,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秉承“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神和理念,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顽强拼搏,不断从灵魂深处激发恒久的内生动力,推动着巍巍巨轮破浪前行,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蒋大泉)
上一篇:文件漏洞百出 作风如此粗糙
下一篇:洪金城:在提高专业化能力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