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要求,发起优化法治环境攻坚行动作为全省“九大攻坚行动”之一,围绕“三抓三着力”,突破攻坚,狠抓落实,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全力打造法治山东金招牌,取得积极成效。
抓谋划推动 着力优化制度供给
省委召开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对推进依法治省特别是建设一流法治环境作出全面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等一系列有关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印发《关于严格依法办事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意见》,为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支撑。省委依法治省办召开全省优化法治环境攻坚动员会,制定《关于建立山东省优化法治环境工作协调机制的意见》,牵头建立由40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协调机制,明确职责任务,加强协作配合,推动形成工作合力。省委依法治省办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联、省法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失信政府机构涉企补偿救济机制的通知》,持续开展失信政府机构清理整治,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枣庄市以“两办1号文件”印发优化法治环境“4567”专项行动方案。东营市将打造诚信法治社会生态列入全市年度“四项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优化法治环境攻坚专项小组。烟台市开展“法治化环境优化提升年”活动。菏泽市开展营创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以强有力的举措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抓载体设计 着力创新工作机制
建成“接诉即办”平台。在省级层面率先统一发布轻微违法行为“不罚”和一般违法行为“轻罚”清单,各级执法机关适用清单不予处罚案件4万余件,减轻处罚案件近2800件,4.5万家市场主体获益。推行“法律服务代理”机制,走访企业8.3万家,提供法律服务46.5万次。推进“限时清欠”机制,“信用中国(山东)”网站信用修复全面启用信用承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窗口平均服务时间较改革前压缩26.32%。深化民生服务“一链办理”,推出面向企业和群众各100项主题集成服务。率先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山东省“一业一证”“一次办好”两项改革,被评为全国放管服改革典型案例。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首创以“负面清单”形式向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放权。推动“市县同权”改革,3460项行政许可事项下放县级实施。深化“三打”“三清”“三治”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济南市率先创建“无证明城市”,“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在全国推广。泰安市建立企业“宁静日”制度,严禁无法定依据或者未经法定程序,影响、阻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执法行为。济宁市组建公证司法辅助事务部、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四支机构进驻法院,为企业和群众开展一站式的法律服务。日照市部署开展打击“重点领域涉黑涉恶”“逃废银行债务”“限时清欠”三项行动,有效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抓宣传调研 着力营造浓厚氛围
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集中宣传月活动,各级各部门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邀请相关专家就《条例》内容作专题讲解。实施涉企政策法律“直通车”,组织专业法律服务人员到重点民营企业巡回宣讲。活动月期间,全省共开展各类送法进企业、法律咨询、专题宣讲等活动2643场次。省委依法治省办会同省企业家联合会向200家企业就法治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发放了调查问卷,分析形成《全省优化法治环境情况调查报告》。研究起草《山东省优化法治环境问题清单和责任分工》,找准问题短板,推动改进工作。开展山东省2020年度法治建设十大典型案例推荐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各级各部门更加重视法治环境建设。召开优化法治环境专家座谈会,组织开展优化法治环境专家访谈,部署开展优化法治环境专题调研。启动“法治山东指数”评估试点,完善指标体系,在16市各选取1个县(市、区)开展法治指数评估试点,推动法治环境和法治建设效果量化呈现。济南市设置“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系列访谈栏目。潍坊市在潍坊日报开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家谈”专栏。德州市开展“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普法百日行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